公司电话:0551-82152895

联系我们

ABOUT US

0551-62982093

了解更多详细信息,请致电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系列报道“水利专家在一线”之五:合肥篇

合肥市专家组由省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管理局、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、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、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、省水利引用外资办公室、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、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七家单位组建,市级专家组一个,县级7个,分别于7月14日赶赴合肥市、巢湖市、庐江县,7月22日增派肥东县、肥西县,7月31日前往包河区、肥西县、庐江县,迅速深入一线,开展险情研判、抢险方案制订和险情处置工作,并主动与包保厅(局)对接,陪同省领导察看水情、工情、险情,为防汛抢险建言献策。截至8月5日晚20时,合肥市专家组累计协助地方查险216处,成功处置险情190处。 


处置肥东县程马圩险情

7月25日,专家组接肥东县南部圩区防汛前线指挥部通知,二十埠河右岸程马圩段河堤出现险情。

经初步查勘,该险情段为背水坡散浸段,未发现集中渗水点及管涌现象,临水面及背水面未发现滑坡现象。散浸段渗水在地表集中,水量较大。险情段总长约1500米,其中堤脚紧靠鱼塘段约400米,其余散浸段1100米。

6月10日入梅以来,肥东县降雨量比常年梅雨量的3倍还多,使得洪水已达百年一遇水位。该段堤防的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,因而大部分堤防不堪洪水侵虐,出现较多险情。程马圩部分较低地段的堤顶已漫水,地方乡镇临时筑子堤抵挡洪水。

专家组分析,河堤迎水面高水位已持续较长时间,致使堤后普遍出现散浸现象,散浸点以下的受扰动土体表面很松软,脚踩在上面就会陷入,说明土体已经液化,再加上堤坡较陡容易发生滑坡,致使渗水、管涌险情多发。散浸最高点与迎水面水位差不足1米,说明浸润线坡降低。堤防已高水位运行多日,河堤土壤内含水量高,堤顶车辆过多或者重载车均可能使得土体液化,在水压作用下产生滑坡、崩堤、管涌等险情。深根树木在高水位长期浸泡下,遇到大风天气容易连根吹倒,从而引发堤防险情;深根林木,砍伐或者死去后,根系腐烂又容易形成渗流通道,发生险情。

针对散浸段1100米压渗防滑坡,专家组采取在背水侧堤脚外1.2米处打木桩后铺土工布,码碎石袋,在石袋上面再铺土袋。挖掘机只能从堤防背水面行走,不能在堤身、堤顶行走。

由于鱼塘段近旁有大量土方,可以就近取材,因此,针对鱼塘段,专家组建议在堤防背水侧用土方回填平台,宽度不小于8米,离堤顶高度不大于2米。对堤基处采用挤淤方式进行清基,回填土尽可能进行分层压实。

同时,尽快将堤防内外侧的草木全部砍除,不允许使用土方机械清除草木,以防扰动动土方造成险情。阴雨天要对裸露的坡面进行覆盖,防止雨水浸泡及雨淋沟发生。严禁重载车辆通行,只允许2吨以内小车转运材料。巡堤人员要加强巡视,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处置。专家组成员经常到险情点现场查看,及时处置考虑不周或新出现问题。

 

处置巢湖市永丰河南大圩挡土墙险情

永丰河南大圩堤,位于槐林镇官塘村,该堤临圩侧有1500米新建毛石混凝土重力式挡土墙,堤顶宽6.5米,临河侧边坡不足1:0.5,临圩侧直立式砼挡土墙高1.8米(未探明埋深),墙脚下方为2~3.5米高差的土坡延至田面。

该段堤防自7月17日先后发现散浸渗漏、墙顶错位,19日凌晨三点半,专家组赶到现场,巢湖局技术人员和槐林镇主要负责人已在现场指导做养水盆压渗,临水侧挂娄,用雨布覆盖堤面。

由于河势高悬,1500米挡土墙每隔30~60米垂直分缝,呈骨牌效应,一旦有一处挡墙发生倾覆,溃口将很快漫延,堵口十分困难,致灾严重。

挡土墙由交通部门承建,汛前完工。墙体发生倾覆性位移的堤段,一侧临河,水位高企,另一侧为圩田,距堤顶高差约5.3米,挡土墙自堤顶向下直立1.8米,墙脚以下为土坡延伸与田面相连,高差达3.5米。整个挡土墙勒在堤身肩胸部,墙基半悬,没有深达稳定的地基。且墙体排水孔设置稀少,渗流不畅,致使渗压憋住只能从墙基以下释放,因此墙脚之下坡面渗流成带状分布,局部形成管涌。墙顶缘错位最大偏移达12厘米,墙体整体呈倾覆趋势。由于墙基半悬,墙址没有侧向抗力,因此墙体整体抗滑存在问题,因此,可以初步判断该段墙体抗滑、抗倾稳定不能满足安全要求。

专家组随即采取抢护措施,在迎水坡挂娄缓解渗漏,在背水坡挡墙一侧渗漏点做反滤盖压,全坡满填毛石形成堆石斜墙对墙体形成支撑,同时,修整堤顶,封闭下渗通道,组织人员看守巡视。

处理后,墙体进一步倾覆或侧滑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,失稳范围也没有继续漫延扩大,达到了保护堤防安全的目的。

 

处置肥西县神灵沟滑坡险情

7月21日上午,肥西县丰乐河支流龚家河神灵桥下游约100米处堤防发生滑坡,堤顶宽约7米,堤高约7米,堤防背水侧为面积5.93万亩的三十二联圩。发现时堤顶砼路面下空腔已达二分之一,滑坡面积约300多平方米,且有一半的土体已滑落至堤脚的池塘中。现场查看发现,坡脚土体松软、滑坡面不断有水渗出,有进一步滑动趋势,在专家组人员现场查看过程中,整个滑坡体加速滑入下方的池塘。滑坡后的断面呈直立陡坎形状,高度为3米左右,且滑坡面有水渗出。

此河段建设初期标准低,都是人工作业,填土质量差,堤身建设较为薄弱。后又经过2-3次的加高培厚,新老结合面未处理好,背水坡坡比较小,坡脚为一深塘。迎水和背水坡都是林木,根系发达,易形成渗水通道,经高水位长期浸泡,形成滑坡。

为防止滑坡面进一步发展造成溃堤,专家组与肥西县防汛指挥部会商,决定采用固脚阻滑的方案。首先为防止机械振动对堤防造成二次伤害,离滑坡边缘线外30米处修筑堆料场和下坡运输通道,固脚石料沿滑坡边缘向两侧各延伸10米,用挖掘机进行传输填塘固脚。其次待固脚填筑后,在滑坡后的断面上铺级配碎石导渗,再依次从堤脚向堤身堆块石料压重。

肥西县防指紧急调拨机械设备、人员和物资,连夜进行抢险,严格按照方案施工,专家组现场指导,经过约30小时的奋战,共填筑石料约800立方米,抢护面积750平方米。处理后经观察,滑坡处及附近堤防稳定,未出现新的险情。

来源:转自安徽省水利厅   编辑:普通管理员
打印本页   关闭窗口   返回顶部